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

中国消费者协会倡议:反对食品浪费 抵制极端吃播

来源: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期:2025-07-05 14:59:35

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优良传统,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然而,当下部分网络平台却充斥着大量极端吃播内容,这些内容以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食量,或猎奇、罕见食材(如超辣食物等)为噱头吸引眼球,不仅严重背离了饮食文化的本真内涵,更造成了令人痛心的食物浪费。

此类以暴饮暴食、猎奇比拼为特征的所谓“吃播秀”,与健康、节约、文明的现代生活理念背道而驰,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公然践踏,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坚决抵制。

中国消费者协会特此发出如下倡议:

一、消费者认清危害本质 理性抵制不良内容

部分“大胃王”“吃辣王”等极端吃播行为,将过量进食、挑战极限包装成“本事”或“娱乐”,传播着不健康、不理性的饮食观念,尤其容易对青少年群体产生负面示范效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广大消费者应清醒认识到,为博取流量而极端进食的行为,早已超出了食物果腹的本质,是一种赤裸裸的浪费行径,必须坚决抵制。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保持理性。不追捧、不点赞、不转发此类宣扬浪费、危害健康的极端吃播内容,主动屏蔽相关账号和频道。同时,选择关注倡导科学膳食、珍惜食物、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优质内容。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坚定信念,将抵制浪费转化为日常消费的自觉行动,让勤俭节约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二、内容创作者恪守底线 传播健康饮食文化

网络内容创作者,尤其是食品领域的创作者,是饮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肩负着引导社会饮食风尚的重要责任。相关创作者一定要坚守道德底线、拒绝浪费,不策划、不制作、不发布极端进食的内容。应将创作重心转向挖掘食物本真的文化内涵,倡导“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文明”的理念。积极利用自身影响力,主动宣传节约理念,分享“光盘行动”的成功案例,成为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反对食品浪费的积极践行者。

三、平台经营者压实责任,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网络平台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平台经营者要强化审核把关,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和优化推荐机制,对宣扬暴饮暴食、铺张浪费的极端吃播视频进行严格识别、限制传播、及时下架。同时,要加强正向引导,积极推荐节约粮食、健康饮食的公益宣传内容,展示有关食材合理利用、烹饪技巧、均衡营养等健康向上的美食内容,为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饮食文化环境贡献力量。

中国消费者协会愿与广大消费者、内容创作者、平台经营者携手并肩,共同营造珍惜食物、反对浪费、崇尚健康、理性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有消费问题找消委会!最后再次回顾在消费纠纷中,最快最便捷的举报方法:

1、拨打12345/12315电话进行举报

2、宝安区所有社区工作站均设置有消费者权益服务站,您可就近前往消费纠纷地社区工作站的消费者权益服务站。

3、搜索小程序【315消费通】投诉

4、点击宝安区消委会微信号底部菜单-投诉援助-我要投诉

5、百度搜索【宝安区消委会】官网-投诉指引-我要投诉,进行投诉

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

工作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新安三路28号海关大厦21层(从2号厅观光电梯上)

工作时间:

上午 9:00—12:00

下午 14:00—18:00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转载说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