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关注官方微信

自动续费套路揭秘!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坑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 李青山、广州市消委会日期:2025-07-05 15:00:00

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 ! 

相信有不少消费者,在开通互联网会员服务时,会遭遇自动续费套路。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 (2024)》曝光了互联网消费中出现的四大消费侵权新问题,其中包括“平台自动续费、先享后用等缺乏透明度”:

⏩部分商家通过不易察觉的方式进行提示或者引人误导的方式促使消费者选择,导致消费者在账户被扣费时才意识到权益受损, 如部分App存在将“自动续费”选项默认勾选的情况,致使用户误操作,带来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有的平台仅通过站内消息提醒自动续费,而没有向用户发送明确、及时的告知信息,导致很多消费者未能及时发现造成财产损失。

⏩更有一些平台在用户卸载了App后,仍然继续扣费,导致消费者遭遇严重困扰。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自动续费避坑指南

👇👇👇

▶▶▶  平台以首月低价吸引用户开通自动续费会员

部分平台以首月低价为诱饵,将自动续费条款隐藏在冗长的协议中,或通过小字、默认勾选等方式弱化提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中关于经营者搭售商品须履行相关义务的规定,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image.png

💡提醒

消费者签约前仔细查找自动续费、连续包月或包年等关键表述,逐字阅读细则。如无须开通自动续费,务必手动取消默认勾选,确认页面显示“仅购买单月或单次服务”后再支付,并截图保存开通页面。

▶▶▶  取消续费流程繁琐

许多平台常将取消续费入口层层隐藏,消费者需要通过“账户设置—订阅管理—选择服务—取消自动续费”多重操作,或跳转至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扣费服务管理页面才能关闭,涉嫌违反《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关于显著、简便取消的规定。

💡提醒

消费者开通自动续费后,应立即尝试取消操作,熟悉操作步骤;可通过平台帮助中心搜索关闭自动续费或管理订阅查找入口,若平台故意隐藏取消选项,可凭截图拨打12345电话进行投诉。

▶▶▶  自动续费提醒方式不显著

部分平台对自动续费的提醒方式不够显著,仅在扣款前发送模糊短信或站内信,导致用户错过取消时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自动续费提前5日显著提醒的规定。

自动续费要显著提醒(第十条).jpg

💡提醒

消费者开通会员服务时,应确认平台的提醒方式,保持接收渠道畅通,并记录续费日期,提前设置闹钟自查。若未收到提醒却被扣款,可主张平台违约,要求退款。

▶▶▶  设置格式条款拒绝退费

当消费者申请退款时,部分平台常以“已享受会员权益”“条款已明确”等理由拒绝,而上述条款一般是平台预先制定的格式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若平台未采取合理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条款,或者条款存在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经营者责任、限制或排除消费者权利等内容,消费者可主张条款无效。

💡提醒

消费者若被无理扣费,应立即联系客服说明未获有效提醒的情况。若协商无果,可通过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在线反映。

▶▶▶  那么,“自动续费”该如何取消呢

●   iOS系统取消自动续费的方式:通常情况,可以在设置中打开订阅,点击取消。其他操作系统一般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来取消自动续费。

●   微信取消自动续费的方式:打开微信,点击右下角的“我”,然后选择“服务”。进入“钱包”,点击右上角的“支付设置”,在“扣费服务”页面,找到已开启自动续费的项目,点击“关闭扣费服务”并确认即可。

●   支付宝取消自动续费的方式: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的“我的”,然后选择右上角的“设置”,进入“支付设置”,点击“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在列表中找到需要取消的服务,点击“关闭服务”并确认即可。

*******************************************************************************************************

有消费问题找消委会!最后再次回顾在消费纠纷中,最快最便捷的举报方法:

1、拨打12345/12315电话进行举报

2、宝安区所有社区工作站均设置有消费者权益服务站,您可就近前往消费纠纷地社区工作站的消费者权益服务站。

3、搜索小程序【315消费通】投诉

4、点击宝安区消委会微信号底部菜单-投诉援助-我要投诉

5、百度搜索【宝安区消委会】官网-投诉指引-我要投诉,进行投诉

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

工作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新安三路28号海关大厦21层(从2号厅观光电梯上)

工作时间:

上午 9:00—12:00

下午 14:00—18:00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 李青山、广州市消委会

转载说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