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运营商“局停”,你遇到过吗?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 武晓莉日期:2024-11-10 17:18:05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激发消费活力 !
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的手机突然被运营商局停(局停,即手机号码被系统强制停机),需要进行二次实名认证才能重新开通使用。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二次实名认证?局停前可否设置缓冲期,以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记者对此进行调查采访。
▶▶▶ 01局停需要二次实名认证非个例
中国移动10086业务员对记者说,二次实名认证原先是为了对未进行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进行补漏,现在已经很少需要了。但记者梳理网友跟帖发现,山东、广东、云南、江西、陕西、浙江、吉林、江苏等地的网友纷纷讲述了自己遭遇局停、二次实名认证的经历,局停原因五花八门。
日前,一则短视频显示,山西货车司机小陈在云南跑运输时手机突然被中国电信局停,只能拨打110求助。
▲ 中国电信给司机小陈停机的理由是👇
“您的电话卡因触发模型被判定为高风险电话卡,我公司将暂停号码的部分功能。请机主携带号卡及有效身份证件,到号码归属地电信自有营业厅进行二次实名认证。”
前不久,有通信家园网友转发了贵州联通的暂停服务提醒,吐槽自己在海南出差,由于工作关系电话打得比较多,被当成涉诈号码了。
▲ 用户被局停的原因是👇
“因您的号码疑似存在异常使用的风险,为保障您和他人的信息安全,维护您的合法权益,防止您的号卡被他人盗用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将对该号码暂停服务。请您联系号码归属地自有营业厅领取公安风险审查表,经区域公安审查后到对应营业厅申请开机。”
▶▶▶ 02运营商有权以涉诈为由局停
用户的手机号码是否涉诈,需不需要公安部门认定?运营商是否有权以涉诈为由,对手机号码进行停机?
新疆梦维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淳对记者说:“现在,通过网络实施的包括电诈在内的违法犯罪活动比较普遍,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采取相关措施。相关部门也包括运营商,发现涉诈等违法犯罪线索需要实行联动,比如局停、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等。因此,判定是否涉诈不一定需要经过公安部门,按照规定,运营商和有关平台发现问题后也有权认定。但涉及一个权利边界的问题,就是运营商如何判断用户是否涉诈。无论是采用大模型还是其他手段,必须有一个合理合法的审查和判断流程。”
“运营商判定需要二次实名认证时也会存在问题。”电信领域资深观察人士付亮对记者说,“一是大模型判定结果会突然停止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电话、微信、导航、支付等都可能受影响;二是如今人群流动非常频繁,而实名认证限制条件较多,办理并不容易。”
▶▶▶ 03局停应保障用户的合法救济权益
事实上,很多网友都表示,手机突然被局停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徐淳认为,运营商给用户局停后,应保留部分基本功能并且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用户,不能等用户发现手机不能用了才知道被停机了。运营商还需要提供一个救济或补救方法,以保障用户救济权的实施,不能发个短信一停了之,要给用户提出异议的机会。同时,运营商要尽快确认涉诈判定是否正确,对误判的即时恢复服务,在配合打击电诈的同时,也应尽量维护机主的合法权益。
付亮认为,从流程上看,被号码风险模型判定为电诈就会暂停功能,而判定是由系统自动识别的,具有一定比例的误判可能。因此,应该提高模型的精准度,减少误判。同时,对模型判定和处置措施进行分级,不要直接触发暂停多项基本手机功能。对无明显涉诈行为的号码,如发现使用人和号码认证人不符,可随时要求二次实名认证,但应有3天到7天的缓冲期,在缓冲期内用户的使用不受影响。
付亮认为:“要求用户必须到号码归属地营业厅实名认证,属于不合理的过度要求。运营商必须支持两种实名认证方式,即通过运营商网络远程活体认证(5G新通话),或就近到用户目前所在地附近的运营商营业厅办理,且应提供营业厅地址及导航服务。”
徐淳表示:“对三大运营商来说,网络时代营业厅都是联网的,理论上无论在哪个营业厅认证,法律效力都是一样的,其实不需要回本地认证。”
*******************************************************************************************************
有消费问题找消委会!最后再次回顾在消费纠纷中,最快最便捷的举报方法:
1、拨打12345/12315电话进行举报
2、宝安区所有社区工作站均设置有消费者权益服务站,您可就近前往消费纠纷地社区工作站的消费者权益服务站。
3、搜索小程序【315消费通】投诉
4、点击宝安区消委会微信号底部菜单-投诉援助-我要投诉
5、百度搜索【宝安区消委会】官网-投诉指引-我要投诉,进行投诉
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
工作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新安三路28号海关大厦21层(从2号厅观光电梯上)
工作时间:
上午 9:00—12:00
下午 14:00—18:00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
文章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 武晓莉
转载说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